教育有梦想,致敬领路人
多年的坚守与努力,使我深深体悟到: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就是师生之间要彼此尊重,相互理解和爱护。学生对老师信服且欣赏,教师对学生热爱且充满责任感。教师帮助学生取得理想成绩和生命成长,老师因此获得职业幸福感。我想这就是最美好的师生关系——亦师亦友,彼此成就!
本期“教育有梦想,致敬领路人”推出陈安玲老师的教育故事。
献一片真情 ,做学生良师益友
在技校担任班主任已有好些年的时间,面对一群处于青春期叛逆期的学生,我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现在的淡定从容,其间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迷茫,从中体会到作为一名班主任的酸甜苦辣。但我始终如一,尽职尽责,让师爱融入学生心中,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身先示范重引领
众所周知,技校学生大多都不爱学习,都是抱着学习一门技术才来的,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遵守纪律,爱惹是生非,不服管教,各方面行为习惯都很差。如何帮助他们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呢?我认为,作为老师首先要身先示范。比如要求学生要讲究卫生,爱校如家,养成好习惯,老师应首先做到。让学生桌面整洁,不随地吐痰、扔纸,遇到纸屑主动捡起,老师就应该用行动证明。
所以,我经常上课前把讲台整理的干净整洁,遇到垃圾主动捡起,学生看在眼里,慢慢也像我学习;每天早晨和学生见面,我都很热情的和他们打招呼,问好!他们也会非常有礼貌地回敬一句“老师好!老师早”。总之。老师的每一个微小动作,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使他们感觉亲切又信服。
迅速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
每个学生都非常关心自己在老师心中的位置,当学生感到老师在乎自己,认为自己受到重视时,他们会与老师建立密切的关系,从而感觉多了一份安全感,学生们学习的动力会大大增强,抵御挫折的能力也会提高,因为学生知道老师非常关心自己,当自己遇问题时可以随时得到老师的帮助;如何能够让学生感觉受到重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尽快记住并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
特别是当老师每担任一个新班班主任时,如果能准确地叫出每位学生的名字,学生们肯定会很惊讶,在心目中觉得不仅老师很厉害,而且非常关注自己,一下子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保护学生自尊心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自尊与人格,技校的学生更是渴望被人尊重、被人爱护、被人认可。尊重学生,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尊重学生,是爱学生的自然流露;尊重学生,更是体现在与学生交往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学生犯了错误,我们的目的并不是对于学生的错误不依不饶,这样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或者恐惧心理,只要教会孩子以后如何做就可以了。更不要羞辱学生。有的老师非常喜欢用不文明的语言羞辱学生,这样做是非常不好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尊心,如果当众羞辱学生,学生的心理会受到严重伤害。
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不管发生什么事情,老师都要给学生起到表率作用,遇事冷静,不急不躁,让学生们对老师产生足够的依赖和信任,就会起到非常好的沟通效果,学生年龄小遇事爱冲动发脾气,我们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多报以同理心。记得有一次班级上课所有人都在上课前交手机,就有一位同学怎么都不愿意上交手机,那么班级的班规是一视同仁的,如果他这次不交,那么后面就会有很多同学借口不交,对班级管理非常不利,坚持让他交就会激化矛盾,这种情况下以大局为重,班规不能改变,这位同学就不交手机生气离开课堂了,作为我是激化矛盾者,因此我先找一个对他比较熟悉的老师去了解不交手机背后的真正原因,再打电话跟家长说明情况,希望家长给予理解配合帮助,最好我再找他沟通,他也能了解老师的难处,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改正和接受班规处罚,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班规在一开始就需严格执行,没有人有例外,让大家养成相互监督自觉遵守的好习惯,那么作为代课教师和班主任上课就会相应轻松很多。
学生个性差异的存在是个客观的事实,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我们都无法改变。所以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不要埋怨学生不聪明、不要埋怨家长不教育,让我们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他们都是平常人,每一个体的知识、能力、思维等发展各不相同,个体差异的存在理所当然。“因材施教”所以,我们不要强求每一个学生都优秀,不要强求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都是积极主动的,不要强求每一个学生都能考出高分,都能全面发展。对于学生来说,他的某一方面不如其他学生,他的心理肯定是难过的,或者说不舒服的。哪一个正常的人不渴望成功,不渴望他人的赞赏和掌声呢?然而,个体是有差异的,有的学生成绩好,有的学生体育好,有的学生文艺好,有的学生性格好,有的学生动手强,有的学生会做家务......只要教师用一颗明亮的眼睛真正关注每一个孩子,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好朋友,去帮助他,鼓励他,你都会发现,每个孩子都如金子般有着闪光的一面。
多年的坚守与努力,使我深深体悟到: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就是师生之间要彼此尊重,相互理解和爱护。学生对老师信服且欣赏,教师对学生热爱且充满责任感。我想这就是最美好的师生关系——亦师亦友,彼此成就!
陈安玲老师及学生作品
“国潮”二字,正当红!从被接受、喜爱,到引领时尚潮流,逐渐化身年轻群体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纽带,背后折射出的则是日渐增强的文化自信。
西安食品工程高级技工学校“新国潮糕点”冠名班开班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