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22届烘焙技能竞赛西安赛区比才暨陕西省第十六届焙烤大赛中荣获中式糕点金奖;2021年“迎全运、强技能、促提升”高技能人才技能大赛中荣获西安市技术标兵称号;2022年“喜迎盛会、匠心筑梦、技耀古城”西安市高技能人才技能大赛竞赛中荣获中式糕点制作工一等奖等一系列荣誉。
诸多荣誉的背后是他对梦想的追求,对烘焙的执着以及二十余年如一日的坚持。2022年12月2日,《劳动者报》对他励志行为做了专访。

“你们这组烤的曲奇一碰就碎,是糖油配比不对。”在西安食品工程高级技工学校操作室内,身着西点服、头戴厨师帽的田建军,在四张料理台之间,指导学员进行烘焙实操。
作为老师,田建军将烘焙技艺倾囊相授,紧盯每一块糕点的制作流程。而这,都源于他心中那份对“甜蜜”事业的热爱。
燃起“甜蜜”梦想
1999年,21岁的田建军从商洛来到西安,进入西安米旗食品公司成为一名学徒工。看着面粉在师傅的手里变成不同类型的面包,被顾客所喜爱,他既惊喜又神奇,立志做一名制造甜蜜的“魔法师”。
那段时间,田建军跟老师傅学艺,口袋总装着本子和笔,认真听认真记。学技之难,难在熟练操作。田建军趁着师傅喝水休息的间隙,悄悄用尺子测量师傅揪好的面包胚规格,记在本子上,夜里躺在床上一遍遍在脑海中复盘、模拟师傅制作的流程。

为了练手,他放弃休息,主动请求在工厂最繁忙的时候免费做帮工,争取练技术、长本事的机会。仅用两年,田建军成为了高级面包师。
几年下来,田建军在烘焙西点行业崭露头角。2012年,田建军被西安一连锁生鲜超市聘为西点部管理人员。“这几年,钱是挣得多了,日子也好过了,可心里的那股劲不足了。”田建军说,他始终忘不了站在料理台前的那份满足感。
操作台前亮技艺
随着中式网红糕点的走红,田建军心中“重回料理台”的声音一天比一天强烈。2020年夏季,他放弃高薪职位,进入西安食品工程高级技工学校任教。
深厚的西点功底和门店经营管理经验,让他的课深受学生喜爱。2021年,田建军首次代表学校参加西安市高技能人才大赛,在中式糕点制作项目中获得银奖。同年,在陕西省第十六届焙烤技术大赛上一举夺得(中式糕点)金奖,成为陕西省技术能手。

参加陕西焙烤技术大赛最难的项目,是要现场制作一款能凸显本地特色糕点。这对田建军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那段时间,除了给学生上课,田建军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备赛中。他利用课余时间骑着电瓶车,跑遍全市各大西点连锁店、商场烘焙柜台实地观察,从不同群体食客的购买喜好中,找寻答案。“特色糕点应该要能反映一个地区饮食文化,在不同食客群体中有普遍认同的。”带着对参赛作品的思考,田建军最终将作品定为老少皆宜,咸甜香结合的椒盐酥。

一块看似普通的椒盐酥,想要做的既符合年轻人的低脂轻油,又满足老年人低糖鲜香的不同需求,馅料配比是关键。他为此对馅料做了10余次的试验,每一次都是通过对产品配比的仔细核算,仅配料花椒就选取不同产地的四种品项进行试验,再寻找不同年龄群体进行试吃测评,不断调试改进品项。
“说没压力是骗人,但这是积攒经验绝好的机会,必须全力以赴。”田建军说,热爱是最好的动力,那段时间虽然焦虑失眠,但在坚持中找回了那份曙光。
学生最好的榜样
经过2021年省市两场大赛,田建军的名号不仅在业内叫响,也成为学生眼中“技艺”的代名词。“要想给学生传授好技艺,老师自己必须技术过硬。”田建军对烘焙技艺的执着,让他始终处在进步的状态。
2022年,成为陕西技术能手的田建军,带着去年在西安市高技能人才大赛错失金牌的遗憾,重返赛场,他制作的国潮点心“桃山糕点”一举获得金奖。成为学生们的榜样。
在备赛的短短55天里,他将自己近一年的思考和探索,汇集到一张张图纸上。制定磨具、挑选食材、研发馅料,优化工艺流程、制作赛品作业书,每一个环节他都细致入微,展现了一个匠人对于技艺孜孜不倦的追求。
备赛期间,田建军同时还要指导着6名参赛学员。为了保障学员得到充分练习,他一再压缩自己的训练时间,带着大家反复研磨作品,精炼工艺流程。功夫不负有心人,大赛中,不仅田建军的作品以总分95的高分获得金奖。他指导的6 名学员也均在比赛中获得殊荣。

一路走来,田建军在制造“甜蜜”的路上实现了价值,找到了前进方向。他说:“一个人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何其幸运,既然找到了,我就会一直做下去。”
全媒体记者 唐玉洁
一步一个脚印从烘焙学徒到陕西省技术能手,实现自己甜蜜梦想的同时为烘焙行业培养了大量人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严于律己、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时代赋予老师的真正使命。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我校还有很多和田建军一样的老师
用实际行动诠释自己的梦想
2023年春季预报名火热进行中
西点技工专业 艺术西点专业
经典西点专业 形象设计与管理专业
等热门专业深受同学们喜欢
欢迎加入我们开启全新学习之旅
